自1991年11月美國通過《金融服務現代化法》后,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掀起了建立金融控股公司的熱潮。
據業內人士總結,國外金融綜合化經營大體可分為三種模式:一是以德國為代表的全能銀行制,在這種模式下銀行類似大型的金融百貨公司,商業銀行、證券承銷、保險等業務只是公司的不同部門,隸屬于同一個董事會;二是以美國為代表的金融控股公司制,在這種模式下,控股公司是集團公司,成員企業如銀行、證券公司、保險公司等受集團公司影響,均承擔獨立的民事責任;三是以英國為代表的金融集團制,以銀行為控股母公司,證券公司、保險公司等是子公司成員企業。
據悉,金融控股集團最大的優勢在于內部各金融要素的重新組合和衍生。在控股集團下,銀行、證券、保險、基金、信托、租賃等子公司獨立運作,業務發展空間大、自由度較高,各種業務和產品間的交叉銷售更加市場化,有利于發揮協同效應和規模優勢。
以渣打銀行為例,其私人銀行、零售銀行以及企業銀行的基礎設施和資源是共享的,根據客戶的需要,私人銀行會與其他部門通力合作為客戶提供全方位服務。此外,渣打銀行同全球主要的資產管理機構簽署了14個全球性合作協議,中國客戶可以通過全球基金精選、外匯衍生產品等一系列產品在全球范圍內尋求機會。這些協議使得客戶可以按照自己的風險偏好,在更大范圍內選擇合適的資產配置方案。
國內更為熟悉和推崇的當屬“高盛模式”。在其融資團隊協作中,高盛提出了“將資本用作市場營銷工具”的理念,將融資服務作為撬動并購顧問、承銷等投行業務的手段。具體來說,在并購交易初期需要過橋融資的時候,可以通過高盛自有資金為主的William Street基金直接提供貸款或貸款承諾;當并購交易基本完成并需要長期融資的時候,信貸資本市場承銷團就安排債券承銷或銀團貸款;在電力、天然氣、石油等一些行業的并購中,還需要利用掉期、期貨衍生工具進行風險對沖和風險管理,此時融資團隊中的掉期市場營銷組就可以加入;在整個過程中,融資團隊還同投資銀行部外的固定收益、商品交易部門緊密合作,了解市場信息并進行合理交易。當然,如果中途遇到好項目的時候,還進行直接投資,獲取更高的綜合效益。
花旗銀行的組織結構也值得國內金控集團學習。2002年6月,花旗集團開始采用新的矩陣式結構進行重組,重組的中心內容是細分市場,進一步圍繞客戶尋求產品、地域之間的平衡;目標是向客戶提供具有花旗特質的金融品牌。以其全球消費者業務集團為例,集團內部分設業務管理部門和職能管理部門,這種矩陣式結構由“縱軸”產品線和“橫軸”職能部門組成,軸心是客戶群。矩陣的“橫軸”職能部門為團隊提供有著不同從業背景的專業人員,“縱軸”上的品牌經理被賦予相當的權利,可以充分獲取不同部門的全面信息,在避免了人力重疊、收集信息效率低下等問題后,能以較小的成本更加靈敏地對市場變化做出反應。在花旗銀行內部,客戶經理們能夠得到銀行各協作部門的支持和尊重,客戶經理部門與其他協作部門緊緊相連,各部門協作共同完成一筆業務,同時體現在各部門的業績上,形成了各個部門之間密切的利益制約關系,強化了團隊精神。
上一篇 : 小微信貸實踐的“他山之石”
下一篇 : 應急科普-有限空間作業事故救援指南